焉知汽车科技

  • 首页
  • 文章
  • 视频
  • 资料

黄仁勋之女首秀不谈芯片谈仿真,与李飞飞隔空呼应,英伟达下一盘“物理AI”大棋

原创 2025-10-24 23:13 583
摘要:
虚拟与现实融合的AI新生态

当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李飞飞与英伟达AI研究科学家Jim Fan在直播中深入探讨行为建模的技术前沿,当英伟达产品营销高级总监、黄仁勋之女Madison Huang首次亮相直播,与前英伟达自动驾驶仿真负责人、现光轮智能CEO谢晨博士共同解读合成数据与仿真生态——这两场看似主题各异的直播,实则共同勾勒出英伟达横跨学术与产业两界的战略视野,其核心正是全力推进的仿真计算机战略。该战略不仅是英伟达“三台计算机”体系中的核心枢纽,更是重构AI开发范式的关键所在。


一、战略全景:从学术到产业的仿真生态布局


第一场直播以“行为智能与仿真训练的未来”为主题,由李飞飞与Jim Fan展开深度对话。李飞飞作为计算机视觉与AI伦理领域的学术权威,其参与彰显了学术界对英伟达仿真技术的高度认可;Jim Fan则代表产业界,聚焦技术落地路径。两人不约而同地强调了“物理世界建模”的不可或缺,李飞飞指出:“AI要真正理解世界,必须在虚拟环境中先学会与物理规则互动,而英伟达的仿真技术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基础设施。”


图片



第二场直播聚焦“利用SimReady与AI打通Sim2Real(仿真到现实)”,由Madison Huang与谢晨博士对话。Madison Huang作为英伟达Omniverse与物理AI产品技术负责人、黄仁勋之女,其首次官方直播亮相即聚焦仿真领域,体现了公司对该技术路线的高度重视与传承;谢晨博士则代表了具身智能领域的创业新锐力量,其创办的光轮智能专注于通过合成数据构建高拟真虚拟训练场,破解“数据荒”瓶颈,驱动智能体高效学习并胜任现实任务。双方指出,当前具身智能发展的核心瓶颈在于高质量交互数据的缺乏,而合成数据的引入,正成为弥合仿真与现实差距(Sim2Real Gap)、突破数据壁垒的重要手段。


图片


值得关注的是,两场直播均由Omniverse社区经理Edmar担任主持人,虽议题各有侧重,却共同传递出英伟达整合产、学、研资源,全面推进仿真计算战略的意图。李飞飞所代表的学术界为技术演进提供理论支撑,Madison Huang象征企业战略的延续与生态凝聚力,谢晨博士则体现了创业新锐在推动技术商业化中的关键作用。三者共同构建了英伟达“学术探索—生态构建—产业落地”三位一体的驱动模式,系统推进虚拟与现实的深度融合。


二、三台计算机:AI从学习到实践的系统工程


要理解仿真计算机战略的重要性,就必须回归英伟达提出的“模拟物理世界需要三台计算机”这一核心框架:


Training Computer (训练计算机)是 AI 的“智力工厂”,以 DGX(Deep GPU Xceleration)系统为核心载体,负责大模型的训练与算法迭代。无论是GPT系列语言模型,还是机器人领域的世界模型,都需要在 DGX 提供的超强算力支撑下,完成海量数据的学习与参数优化。但训练出的智能模型若直接应用于现实世界,往往面临“纸上谈兵”的困境——真实环境中的物理变量、突发状况远超训练数据覆盖范围,这就需要Simulation Computer发挥“虚拟练兵场”的作用。


Simulation Computer(仿真计算机)正是连接训练与现实的关键枢纽。它通过构建高保真的数字孪生环境,让 AI 模型在虚拟世界中进行无限次的交互训练与场景测试。与传统真实数据采集相比,仿真环境可随意调整光照、材质、物理参数等变量,甚至能模拟极端天气、设备故障等稀缺场景,从而为AI模型提供更全面、更多样的训练数据。


图片


Real-Time Computer(实时计算机)是机器人和自动驾驶系统的“AI大脑”,依托如Jetson AGX、Jetson Thor等高性能计算平台,实现从虚拟到现实的应用。当AI在仿真环境中掌握足够应对能力后,实时计算机将其能力落地到现实场景。


在这一体系中,仿真计算机扮演着“承上启下”的核心角色:向上承接训练计算机输出的基础模型,通过虚拟场景优化模型的泛化能力;向下为实时计算机提供经过验证的可靠模型,降低现实应用中的风险与成本。一个缺乏仿真技术深度融入的AI开发流程,很难有效应对真实世界极端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其模型的规模化推广与商业化落地也会面临巨大挑战。


三、三大技术支柱:构建仿真战略的护城河


英伟达的仿真计算机战略以Omniverse、Isaac Sim与Physical AI三大技术为支柱,构建起覆盖“环境构建—场景仿真—智能交互”的完整技术体系。在这一生态中,众多合作伙伴尤其是具备技术创新能力的初创公司,扮演着关键角色,推动着仿真与AI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深化。以光轮智能为例,作为英伟达物理智能生态的核心共建者,其在全栈层面深度参与技术演进:在数据与资产层面,为GR00T、Cosmos等VLA模型与世界模型提供大规模合成数据与真实遥操作数据,并构建获英伟达官方背书的SimReady高保真仿真资产库;在平台与工具层面,参与共建Isaac Lab-Arena评估框架,并作为Newton物理引擎的早期采用者与验证者。通过系统性的仿真资产、训练数据与框架贡献,光轮智能有效推动机器人技术以万倍效率在虚拟环境中迭代并实现sim2real落地,已成为英伟达机器人仿真与AI生态中少数在物理引擎、仿真框架、数据资产与模型开发全链条深度协作的关键伙伴。


图片



1、Omniverse:数字世界操作系统与光轮智能的场景泛化


Omniverse作为仿真计算机的“数字世界操作系统”,基于OpenUSD架构,它能实现不同软件、不同设备间的资产互通与协同创作。这种“开放式生态”特性,让Omniverse成为连接各行各业数字资产的核心平台,也为仿真数据的生成提供了丰富的场景基础。


光轮智能则在此基础上,展现了其强大的场景构建与泛化能力。它并非简单使用预制场景,而是基于“Real2Sim2Real”技术栈,通过3D混合渲染技术,高效生成物理真实、高度交互的合成数据。例如,为应对智能家居、仓储物流等复杂应用场景,光轮智能能够利用Omniverse的开放生态整合各类模型,快速创建包含数百万个差异化场景的虚拟环境,从而为机器人训练提供覆盖长尾场景的海量数据,有效解决了真实数据采集成本高、效率低的行业痛点。


图片



2、Isaac Sim:专业仿真引擎与光轮智能的物理交互深化


Isaac Sim则是面向机器人领域的专业仿真引擎,是仿真计算机在垂直场景的 “核心工具”。它具备精确的物理仿真能力,能复现现实世界中的力学特性—— 从机械臂关节的摩擦系数,到物体碰撞后的动量传递,都能通过Isaac Sim进行精准模拟。在机器人训练中,开发者可利用Isaac Sim构建数千个并行的虚拟训练场景,让机器人模型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交互训练。


光轮智能的价值在于进一步深化了物理交互的真实性与效用性。它特别强调合成数据必须具备“足够真实的物理交互能力”,为此建立了包含软体仿真、铰链资产等在内的丰富物理资产库,能够精确模拟摩擦力、阻尼系数等关键参数。在训练机器人执行如草莓采摘或精细抓取等任务时,光轮智能利用仿真环境生成的不仅是视觉数据,更是包含力反馈和物体物理特性的交互数据,确保算法在虚拟环境中获得的经验能够有效迁移到现实世界。




3、Physical AI:环境智能与光轮智能的数据闭环


Physical AI是赋予仿真环境“智能大脑”的关键技术。传统仿真更多是对物理规则的静态复现,而Physical AI则能让虚拟环境具备动态学习与自适应能力——它通过整合物理引擎与AI算法,使虚拟物体能根据环境变化做出智能反应。英伟达的GR00T项目及其GR00T-Dreams数据引擎是这一理念的集中体现。


光轮智能作为积极的应用者与协同创新者,深度融合GR00T-Dreams的工作流,开创了新的合成数据生成体系。其核心贡献在于构建了 “人在环中”的数据生成与闭环验证范式。光轮智能强调,纯粹的AI生成数据可能存在局限,因此在其合成数据产线中,深度融合了人类专家的示范和洞察作为“种子”,随后再利用生成式AI技术在仿真环境中进行大规模泛化。例如,他们通过少量真实专家数据对GR00T-Dreams进行微调后,能高效生成十倍于真实数据量的高质量训练数据,并成功应用于LeRobot等机器人平台,显著加速了其在厨房等复杂场景中的任务学习能力。同时,光轮智能建立了严格的合成数据真实性验证体系,从视觉真实性和效用性两个维度确保数据质量,形成了“生成-验证-微调-部署”的完整闭环。


图片


四、李飞飞 Behavior Challenge:仿真生态的学术布局


李飞飞教授主导的“Behavior Challenge”(行为挑战赛),远不止是一场学术竞赛,它是英伟达将其先进的仿真技术与前沿学术研究深度结合的战略性平台。作为该项目的重要赞助方,英伟达不仅提供Omniverse仿真平台的技术支持,更通过这一赛事推动人工智能,特别是具身智能,在理解和生成复杂行为方面取得突破。


该挑战赛构建了从家庭到工厂等多种高保真数字孪生场景。参赛者需要开发AI智能体,使其能在此类环境中自主完成一系列需要多步骤推理和物理交互的复杂任务。这不仅考验AI的感知和规划能力,更是对其在动态变化环境中长期决策和适应能力的终极检验。


李飞飞在与Jim Fan的对话中深刻阐述了仿真对破解机器人数据瓶颈的根本性价值。她指出,仿真提供了规模化生成训练数据、安全测试极端场景以及进行标准化基准测试的唯一路径。这与光轮智能的核心业务——通过“SimReady”高保真资产库规模化生成物理精确的合成数据——形成了完美的战略呼应。


图片


对英伟达而言,Behavior Challenge是其构建学术生态的关键一环。它吸引全球顶尖高校(如斯坦福、麻省理工等)的研究团队参与,一方面为仿真技术收集了宝贵的应用场景和优化方向,另一方面也培养了潜在的合作伙伴与用户,使其技术标准渗透进未来的学术研究中。李飞飞本人的学术影响力为竞赛带来了极大关注,她指出这旨在加速AI从“感知智能”向“行为智能”的跨越。截至2025年,已有数十国家的数百支团队参与,该赛事已成为连接工业界仿真力量与学术界创新思想的重要桥梁。


五、光轮智能合成数据:仿真生态的产业布局


光轮智能是英伟达在产业层面实现“仿真计算机”战略的关键伙伴,二者共同致力于解决物理智能的数据瓶颈。其创始人谢晨博士基于在英伟达与Cruise的深厚技术积累,对“仿真驱动智能”理念具有深刻理解,并指出仿真正成为连接物理世界与AI数据的关键桥梁。这一理念与英伟达的战略不谋而合,正如 Madison Huang 所言,光轮智能的出现恰好契合英伟达对“合成数据工厂”的战略需求。光轮智能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Real2Sim2Real + Realism Validation”的技术闭环与物理验证体系,直指Sim2Real Gap这一行业核心挑战。


具体而言,在Real2Sim阶段,公司通过专业设备采集真实场景的物理数据,建立高保真仿真环境,确保虚拟环境与真实世界的力学特性高度一致。在Sim Training阶段,依托英伟达Isaac Sim平台实现大规模并行训练,谢晨指出其优势在于"光轮智能可以在单张GPU上运行成百上千个仿真环境",专门用于大规模强化学习。Madison Huang也补充强调,仿真解决了机器人领域的数据瓶颈,因为"语言模型研究者拥有整个互联网的数据,而机器人必须依靠仿真"。最终通过严格的基准测试验证,实现Sim2Real的技术转化,确保在虚拟环境中训练的算法能够有效迁移到实际应用场景,这一完整技术路径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为确保仿真成果能高效迁移至现实,光轮智能建立了一套系统化的真机验证与快速迭代流程,使仿真参数与数字资产可根据实测反馈持续优化。其真实性验证(Realism Validation)不仅关注视觉与物理层面的真实感,更关键的是检验数据在实际任务中的“效用性”,从而构建起高效的优化闭环。


图片


目前,光轮智能通过将生成式AI与仿真技术深度融合,为机器人在工业制造、家庭环境及农业等各种场景提供高质量的3D合成数据解决方案,有效应对数据稀缺与泛化性不足等关键挑战。公司已与全球数十家行业领先客户及机构建立深度合作,客户生态广泛覆盖国际顶尖科技公司(如英伟达、DeepMind、Figure),以及机器人领域的前沿企业(如智元机器人、银河通用机器人等),业务正从国内市场加速拓展至全球范围。


图片


六、虚实共生:智能新纪元的奠基时刻


在英伟达所引领的“仿真优先”范式下,AI发展正经历一场深刻重塑。仿真战略已超越技术本身,成为重构研发模式的核心引擎——它通过构建连接虚拟与现实的数字桥梁,将AI开发从依赖稀缺真实数据的“试错模式”,升级为基于高保真仿真的“精准推演模式”。在这一浪潮中,仿真计算机不仅作为关键工具,更作为新一代AI基础设施的核心,既巩固了英伟达在算力基建层的领导地位,也为其从硬件提供者向生态基石的角色跃迁铺平道路。


面对这场由高精度仿真与复杂AI行为驱动的智能化跨越,能否融入并整合进这一生态,已成为包括光轮智能在内所有参与者的战略抉择。作为物理智能时代“数据基建”的重要参与者,光轮智能正凭借从物理准确的SimReady资产,到高效合成数据生成流水线,再到与英伟达生态的深度协同,为机器人走出实验室、走进现实世界铺就坚实路径。在这样的时代,数据壁垒即是核心竞争力。


未来,当机器人真正自如行走于现实世界之时,我们终将意识到:英伟达所搭建的仿真世界与光轮智能所点燃的“数据火种”,早已共同拉开了物理智能时代的序幕。这场虚拟与现实的持续对话,正是智能新纪元的奠基时刻。

评论 0

请先 登录 后再发表评论~

海天一地

446

获赞

134

粉丝

2

关注

热门文章

嬴彻科技《自动驾驶卡车量产白皮书》102页
嬴彻科技《自动驾驶卡车量产白皮书》102页
知车视界:智能电动汽车6月大事解析(75页PPT,附下载).pdf
知车视界:智能电动汽车6月大事解析(75页PPT,附下载).pdf
2024年汽车行业展望
2024年汽车行业展望
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绸缪御风之术,臻于至善,业数合力创新,步步为营
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绸缪御风之术,臻于至善,业数合力创新,步步为营
知见:焉知智电产业1月刊【汽车人都关心的汽车事】
知见:焉知智电产业1月刊【汽车人都关心的汽车事】
汽车行业数据发展研究报告(2023)
汽车行业数据发展研究报告(2023)
智能驾驶计算芯片性能评测标准化白皮书
智能驾驶计算芯片性能评测标准化白皮书
知车视界:智能电动汽车7月大事解析(53页,附下载)
知车视界:智能电动汽车7月大事解析(53页,附下载)
AutomotiveSPICE_V40_中文版.pdf
AutomotiveSPICE_V40_中文版.pdf
百度 ANP 3.0,算是技术最牛的智能驾驶方案了吗?
百度 ANP 3.0,算是技术最牛的智能驾驶方案了吗?

更多精华美文扫码阅读

焉知汽车

焉知汽车

希骥电池与储能

希骥电池与储能

© 2018-2025 焉知 All Right Reserved · 沪ICP备15043037号-5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7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