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研究框架
目录
1. 乘用车:自主崛起,结构性增长
2. 零部件:智能电动增量,国产替代
3. 商用车(货车):出口增长,国内修复
2023整车操作系统发展趋势研究
目录
1、整车操作系统是汽车操作系统未来发展重要趋势
2、整车操作系统实现高阶软件定义汽车
3、行业标准助力构建开放、开源、多层解耦的立体生态体系
4、未来整车操作系统展望与机会
中国联通5G+汽车智造技术白皮书
目录
一、 汽车智造场景与业务需求
二、 面向汽车智造 5G-Advanced 关键技术
三、 汽车智造融合解决方案
四、 中国联通 5G-A 在汽车智造的实践
五、 总结和展望
特斯拉专题研究报告:智能化奇点已至,估值体系重塑
目录
1、综述:业绩增长强劲 新车型周期即将开启
2、 智能驾驶:特斯拉FSD全球领先 使用率拐点临近
3、Dojo超算&Optimus机器人:强大算力加速迭代 FSD技术推动机器人落地
4、 法规层面:法规标准逐步健全 进一步支持FSD落地
5、 投资建议
6、风险提示
沪电股份研究报告:“数通+汽车”深化布局,高成长赛道的优质个股
目录
1、公司简介:深耕 PCB 行业,专注数通+汽车高成长赛道
2、企业通讯:AI 动能强大,交换机&服务器迎黄金阶段
3、汽车:电动智能化持续,控股胜伟策深化布局
4、盈利预测及估值
半导体存储行业专题报告:新应用发轫,存力升级大势所趋
目录
一、下行周期加速见底,H2行业拐点将至
二、存储行业激荡六十载,半导体中大宗商品
三、 AI & 汽车电子发轫,新应用激发新动能
四、存力升级大势所趋,新兴技术应运而生
五、建议关注
六、风险提
汽车行业2023年中期投资策略:商用车景气度持续提升,乘用车产业链看好自主崛起
正文目录
一、 产销复盘
二、 客车:海外市场成为增长主要驱动,龙头公司充分受益
三、 重卡:周期+成长双重驱动,景气度回升
四、 乘用车零部件
汽车板块2023年一季报总结:受补贴退坡等影响,毛利率环比略有承压
目 录
1、 整车:2023Q1 乘用车板块承压,商用车逐步回暖
2、 零部件:受益于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等趋势,2023Q1 行业整体业绩上扬
3、 投资建议
4、 风险提示
智能网联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产业技术路线图
目录
第 1 章 概论
第 2 章 产业发展概况
第 3 章 关键技术体系
第 4 章 开发与测试流程方法及工具(PMT)
第 5 章 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预期目标和实现路径
第 6 章 总体发展建议
汽车行业专题报告:电动潮流下行业新变局将至,洗牌中谁能突出重围?
内容目录
一、市场:油电替代大势不可逆,电动化左右车企竞争
二、技术:电动化&智能化,技术决定车企产品竞争力
三、产品与营销:电动潮流产品定义焕新,车企品牌重塑寄托高端梦想
四、出海战略:出海 2.0 时代来袭,海外是车企竞争新战场
五、推荐标的
六、投资建议
七、风险提示
汽车行业造车新势力复盘与展望:拐点已至,成长可期
目录
一、新势力三阶段分化成长,版图渐完善
二、平台迭代+智能化,车型竞争百花齐放
三、估值底部向上,成长空间广阔
四、产业链及重点标的
汽车行业2023年中期投资策略:电动智能加速渗透,行业出海乘风破浪
目录
1 汽车行情回顾:商用车表现强势,行业估值回落
2 汽车行业:政策“东风”频吹,车市景气度持续改善
3 智能汽车:智能驾驶发展进入加速突破期
4 新能源汽车:以量换价持续,渗透率有望继续提升
5 重卡市场:国内温和复苏,出口表现强势
6 客车市场:大中型客车出口高增助力销量触底回升
7 重点推荐标的
中美新能源汽车工业对比分析:特斯拉VS比亚迪,引领中国汽车强国之路.pdf
目 录
一:特斯拉 VS 比亚迪:全球两大新能源汽车领军者基本情况对比
二、财务对比:借政策红利走出经营困境,产品热销提升业绩景气度
三、销量对比:特斯拉“大单品”引领市场,比亚迪多产品策略利用中国本土化优势
四、战略对比:定义垂直整合供应链,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变革
五、新能源车未来市场增量空间广阔,细分市场竞争走向白热化,两公司有望继续维持市场竞争优势地位
六、总结与展望:特斯拉与比亚迪推动中国走向汽车强国
七、投资建议
八、风险提示
汽车弹簧“小巨人” ,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带来公司产品量价齐升
目 录
一、受益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快速提升,小弹簧迎来大发展
二、新产品、新客户、新产能释放,公司迎来快速发展
三、下游汽车弹簧市场发展向好,公司再迎向上机遇
四、财务分析
五、投资建议及估值
六、风险提示
2023新能源汽车行业薪酬报告:“元”地出发,与时代共舞
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而言,2023 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一年。在“市场驱动”和“用户驱动”下,新能源车市场需求大量释放,新能源汽车替代效应逐渐凸显。对于新能源车企来说,随着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正式退场,叠加随着新一轮降价潮的来袭,新生品牌持续入局,新能源车市场正进入“多元并存、和而不同”的时代,更需要企业向“新”而行,内外兼修,在产品竞争和人才竞争上加大投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