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系EMB成果发布会:定义线控制动新范式,开启线控底盘新纪元
Bella · 2025-04-12 2299
3月29日,苏州阳澄湖畔的坐标电子机械制动(EMB)成果发布会现场,一场关于智能汽车底层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正式揭幕。坐标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其全干式EMB系统完成工业化验证,将于年底实现批量交付。
3月29日,苏州阳澄湖畔的坐标电子机械制动(EMB)成果发布会现场,一场关于智能汽车底层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正式揭幕。坐标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其全干式EMB系统完成工业化验证,将于年底实现批量交付。作为全球首个突破量产瓶颈的纯机电线控制动解决方案,EMB 的落地标志着中国在智能底盘领域的技术突破,为自动驾驶安全与性能升级提供了核心支撑。
一、技术突破:从"液压霸权"到机电革命
作为智能驾驶的核心执行机构,传统液压制动系统因响应迟滞、冗余复杂等局限,难以满足高阶智驾需求。正如坐标系创始人颜士富所言:"EMB不是改良,而是对底盘架构的重构。",坐标系通过全栈自研,打造出具备三重冗余架构的 EMB 系统,以四大核心技术维度刷新行业认知:
1、全干式机电架构
彻底摒弃传统液压系统,采用四轮独立电控执行器,实现制动响应速度从液压时代的300-500ms提升至100ms以内,为高阶自动驾驶提供毫秒级精准控制能力。硬件上将电机、传动机构与电控单元集成于轮端,实现行业最高 65kN 夹紧力(覆盖 4 吨级车辆),响应时间较液压系统缩短 70%;软件端独创力估算技术,取消力传感器(单套成本降低 400 元),通过闭环控制实现 ±3% 制动力精度;
2、功能创新矩阵
1)多模态交互:支持语音指令、触控屏滑动等新型制动交互方式,突破机械踏板物理限制;
2)失效冗余设计:单轮制动力失效时,通过扭矩矢量分配实现稳定刹停(跑偏补偿误差<0.5m/100km);
3)智能健康监测:实时分析刹车片磨损、电路电压状态,预测性维护准确率达98%。
3、极致可靠性验证
首创 “域控双冗余 + 踏板第三路冗余” 架构,突破行业双冗余标准,确保极端场景下的制动安全。通过400万次疲劳测试(行业标准220万次)、150%热负荷余量设计,以及-40℃至120℃全温域验证,将系统可靠性提升至ASIL D最高等级,较行业通用的双冗余方案实现数量级安全跃迁。
4、成本革命
通过平台化设计(25kN-65kN四款标准化模块)和力传感器替代算法,全系车型配置成本锁定3488元,较传统多卡钳方案降低30%,打破传统液压时代"一车一方案"的成本困局。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赵立金指出:“EMB 的量产是智能底盘革新的里程碑,其纯机电特性为自动驾驶提供了更精准的执行层支持,推动汽车架构从‘机械驱动’向‘软件定义’跃迁。”
二、量产保障:从实验室到百万公里路测的严苛验证
为确保系统可靠性,坐标系构建了“三维验证体系”:
1、极端环境测试
坐标系CTO杨昆披露,其EMB系统经受 AMMS 长下坡热冲击(制动盘 600℃高温)、盐雾腐蚀、瞬态100G振动冲击、400万次疲劳测试(超行业标准82%)、-40℃至120℃极端温变等135项严苛验证。针对轮端恶劣工况的专项创新尤为关键:微型化三合一驱动模块采用军用级密封工艺,在盐雾、泥浆、电磁干扰环境中实现IP6K9K防护等级;自主开发的力估算算法取代高成本力传感器,单套系统降本400元。
2、场景化路测
已累计完成超 150 万公里公共道路验证,覆盖冰雪、棋盘路等复杂工况,成功解决轮端线束动态疲劳等行业共性难题;
3、供应链协同
苏州自动化产线已实现关键工序100%数字化追溯,与林泉电机、汉拿、金益成等核心供应商的专项保障协议,实现关键零部件 100% 国产化,确保年产 50 万套的交付能力。
三、产业共振:从Tier 0.5到生态共同体
面对主机厂自研趋势,坐标系Tier0.5合作模式展现出开放姿态:不同于传统供应商的零部件交付,坐标系支持域控制器白盒化合作,支持车企自主开发底盘控制算法(如 ESC 功能、刹车不点头策略),坐标系聚焦执行器层的机电一体化创新,提供硬件与底层软件支持。这种"硬科技壁垒+软架构开放"的策略,已在吉利远程等客户中验证可行性。
深度协同开发:与奇瑞联合开发支持L4自动驾驶的三冗余控制架构;与东风柳汽合作实现星海V946°陡坡制动、定点圆规式掉头等行业首发功能;
供应链保障体系:与林泉电机、汉拿等核心供应商签署量产保障协议,构建从电机传动到域控芯片的国产化供应链,产能规划达80万套/年;
标准话语权建设:获CNAS实验室认证(ISO 17025),测试数据获54国互认,为EMB全球技术输出奠定基础。
四、全球化竞速:中国方案的出海野望
随着智能驾驶渗透率提升,线控底盘市场规模预计 2030 年突破千亿元。随着L3+自动驾驶渗透率突破15%,EMB需求进入爆发期。坐标系已斩获8家主机厂定点,涵盖乘用车、商用车、滑板底盘等多领域。颜士富预测,2026年将成为线控底盘量产元年,到2028年公司有望占据全球高性能EMB市场30%份额。
“中国在新能源与智能汽车领域的优势,为线控底盘提供了‘换道超车’的机遇。” 颜士富强调,“坐标系将以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平权,让 EMB 成为智能汽车的‘标配’。”
发布会上坐标系同步披露全球化战略:2026年将在德、日、美设立技术中心,直接对接国际车企需求。目前已有三家欧洲车企启动工程验证,某德系豪华品牌更将坐标系纳入2027年EMB架构首选供应商。
五、小结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EMB技术将成为未来智能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从实验室到量产,从技术突破到生态共建,当创新从表层智能化深入到底层机电融合,具备全栈技术穿透力的企业正在重构全球供应链格局,坐标系的故事,或许正是中国智能汽车从应用创新走向基础创新的时代注脚。随着 EMB 系统的普及,智能驾驶的安全边界将被重新定义,而中国企业正以自主创新书写全球线控底盘的新篇章。
请先 登录 后再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