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空气悬架的故障维修案例分析
摘要:
空气悬架是汽车主动悬架中较早应用且装备率较高的悬架类型,其技术先进,组成结构较为复杂,且价格非常昂贵,市场 维修量不大,维修涉及的案例较少,给维修带来有一定的难度,对维修从业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故一定要了解该类型悬架的结构 特点,并理解其控制逻辑,同时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才能更好地对这类悬架进行诊断和维修。
关键词:空气悬架;故障;检测
故障维修案例一
1.1 故障现象
一辆 2006 款的奔驰 S320,该车装备空气悬架,该车主反映汽车仪表故障灯亮,提示请停车检修。
1.2 故障诊断
接车后,根据有故障灯的诊断方法,先接上诊断仪检测故障码,该故障显示为 ESP 故障,显示 ESP 信号失良, 左前轮传感器信号。于是先顶起车轮,检查左前轮速传感器,该传感器类型为老式的磁电式轮速传感器,对该类型的传感器检测主要范围是安装检查、电路测量,可能存在的故障大致为传感器头安装松动或磁极与齿圈之间有脏 物、齿圈上有缺损或脏污、感应线圈短路、断路或接触不良、传感器与 ECU 线路短路或断路等。本着从易到难的思路,先后检查传感器安装情况,没有发现松动等异常问题, 齿圈也无脏污、缺齿、变形、松动等异常现象,于是拔下插头,用万用表测量端子电阻,该传感器采用线圈绕组,电阻在1.2k赘左右,测量其它轮子也在该值大小附近,线圈并没有短路或断路情况。测量传感器的感应电压,用手快速转动车轮,也有约 300mv 感应电压产生,未发现异常,难道是传感器到 ECU 线路问题,由于该车 ECU 设计较为隐蔽,拆装比较麻烦,于是采用诊断仪读取数据方式来判断, 接上诊断仪,顶起车辆,发动汽车挂档,车轮空转后读取该轮速传感器的数据,转速信号显示数据与左前轮数据基本一致,说明该传感器工作一切正常,那为什么会电脑报警 ESP 故障?诊断陷入了难题,难道是路面问题导致该轮信号异常?询问驾驶员,驾驶员说该故障已经断断续续持续半年了,经常跑一段时间后会自己消失,然后经常会突然又跳出故障,反反复复,最近出现故障的频率越来越高了, 有时候过减速带还偶尔有冲击声。听完车主叙述,我们将重点转移到悬架上来了,该车配有较为先进的空气悬架, 我们先检查常规悬架部件,下摆臂和稳定杆是引发异响的主要易损件,经检查各杆件摆臂无明显变形和球节松旷现象,只能再深入检查空气悬架部分,该空气悬架主要有 ECU、空压机、气动减震器、空气分配阀、储气罐等部件构 成,每个车轮附近都配有一个车高检测传感器。该空气悬架系统能实现车身高度以及车身前后左右水平控制。先检查气动减振器,并无明显损坏现象,于是决定用诊断仪读取一下空气悬架的数据流,将车落地,当诊断人员进入车内驾驶室时,偶然发现坐上去后,右前位置车身明显下沉得不正常,观察左右车轮也发觉左前轮似乎比右前轮低一些,用卷尺一测量,果然左前轮低了将近有 1 厘米,进入故障诊断仪读取数据流如表 1。
根据表 1 发现,左右水平传感器的信号电压存在一定的差值,水平传感器信号电压反应了该减振器的相对应的高度值。继续读取车辆水平高度数据,数据如表 2。
由此表可以看出,左前的值已经为负值,与右前正值相比,两者一正一副相差了 7mm,进一步验证了刚才电压数据差值,也与先前卷尺测量结果大致相吻合。维修到此不禁产生疑惑,这个空气悬架与 ESP 有何关联?ESP 是车身稳定控制系统,作用是防止转向不足和过度转向,广义上来说它是包含 ABS 制动防抱死和 ASR 驱动防滑转系统的,狭义上来讲它是动态车身控制系统,当在激烈驾驶或路面湿滑的状况下,经常会触发 ESP 警告灯亮,如果悬架左右高度存在误差是否会诱发 ESP 故障报警呢?实际也是存在这个可能性的,因为现在测量和读取的数据是静态数据,实际在行车中动态数据会更放大,当悬架左右高度差异明显时,会导致两边车轮的速度信号产生差异,从而诱发 ESP 报警。根据这个推论,向客户说明情况,需要更换气动减振器,由于气动减振器属于贵重配件,也没有备货,建议客户去厂家奔驰店更换。两个星期后电话回访客户,得知更换左前气动减振后故障一直未再出现,该故障排除,结果与我们的推断完全符合。该案例由于空气悬架故障导致 ESP 故障报警,两者之 间看似毫无关联,但是现实中还是出现了,现代车由于配置越来越高,电控系统越来越庞 大,系统之间的关联性也越来越紧密,在进行维修诊断的时候,思维需要扩散,不能局限于一个系统,导致维修陷入死胡同。
故障维修案例二
2.1 故障现象
一辆 08 款奥迪 A8,用户反映该车仪表车身高度故障灯符号亮起,同时胎压报警符 号也同时报警。
2.2 故障诊断
接车后观察,该车车身左右高度基本一致,客户反应快速过减速带有时会有撞击声 音,从经验上判断,应该是全车的四轮悬架高度都偏低,尤其是两前轮。
该车装备先进的主动空气悬架,主要由控制单元 J849、水平调节单元 J197、空气供 给装置、蓄压器、水平传感器、气动减振器组件等构成,如图 1 所示,该系统能够实现车高控制、水平调节,具有自动模式、舒适模式、动态模式、提升模式等几种各种状态来自动适应各种行驶路况。
首先用故障诊断仪进入悬架系统水平高度控制系统,查询故障码,读取故障代码为 01772 水平高度调节压力传感器信号线;008 不可信信号间隙性问题。
根据该故障码提示的内容,该车每个车轮悬架都配有一个水平传感器,不会一下子 四个传感器都同时损坏或线路问题,显然问题不在水平传感器上,但是诊断仪确实判断出水平传感器信号不可靠,水平传感器的作用主要是检测悬架的高度, 将高度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传送给 ECU,同时 ECU 在接收到信号后进行处理,控制气动减振器升高或降低,然后水平传感器将升高或降低的数据再反馈给 ECU,ECU 据此来监测执行元件减振器的执行情况,它们之间的工作关系如图 2 所示。
既然排除了水平传感器故障,那么可能是执行器未执行,但是同样也不会出现四根气动减振器同时损坏的故障,所以问题也不在气动减振器上,还有可能就是气动减振器由于压力过低,导致举升高度不够,使得 ECU 检测到执行命令目标高度数据与水平传感器监测的数据不匹配。根据这个判断思路,继续查看其它数据流,重点查看压力 传感器数据,在读取 G291 这个水平高度调节系统压力传感器的数据时,控制元件测试及压力为 1.178bar,显然压力过低,该车正常数据在诊断仪上显示为不低于 3.0bar。看来确实是系统的压力数据有问题,故障点范围落到了蓄压器和压力泵上。蓄压器是存储空气悬架系统的高压气体,为了减少空气泵的接通时间,而空气泵即空气供给装置,检查蓄压器和空气供给装置外表未发现管路漏气现 象,各线路插头也无明显松动。由于蓄压器结构较为简单,一般不容易损坏,先从空气供给装置入手。通过查找电路图得知该装置有 一继电器控制如图 3。
根据该电路图,找到压缩机的继电器 J403,该继电器在继电器盒的 2 号位置。如图 4。
关闭点火钥匙,拔下继电器,测量 30 号端子,为 12V 正常,35 与 36 端子 电阻小于 0.5赘 导通也正常,测量 37 端子到空气泵 V66 的 AI 端子线束导通性良好,用电瓶正负将 35、36 接电, 继电器也能吸合,但是并不代表装车上能正常工作,于是装回继电器,用诊断仪进入悬架系统水平高度控制系统,用动作测试功能,测试空气泵 V66,该空气泵运转有声音,但是声音较小,并且断断续续,怀疑 30 和 37 是不是导通性不良,于是在诊断仪执行动作测试的时候,用探针刺入J403的37脚,万用表电压档的正极连接探针,负极搭铁,发显示电压在3耀5V之间波动,甚至时有时无,显然不正常,关闭点火钥匙,再次拆下该继电器,撬 开继电器外壳,发觉该继电器的两个触脚有烧黑的痕迹,如图 5 所示。
应该是长期吸合造成触点电流温度过高,久之会产生触点接触不良,继而影响电流通过,空气泵是大电流用电器,线路接触不良会导致电压不稳定,造成空气泵供电电 压不足,运转无力,从而使空气悬架系统的压力不足,水平位置传感器报警。换上一个新的继电器,再次用诊断仪执行动作测试,用探针在 37 号输出端能测得稳定的电压 12V,且空气泵声音运转有力持续不间断,再次用诊断仪读取压力值稳定上升,车身高度也明显上升,清除故障码, 由于插拔过水平传感器的插头,保险起见对该车水平传感 器进行校正,然后试车空气悬架故障消失,并且胎压恢复设置后,也并不再报警,至此故障排除。该故障为何胎压与空气悬架一同报警?因为胎压报警系统的监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直接式以终为始间接式,间接式的并没有真正的胎压压力传感器,是靠 ABS 的轮速传感器来检测轮子转速,每个轮子转速与其它轮子转速进行比对,当胎压过低时,这个胎行驶速度值若比其它车轮相差超过一定值, 系统就会报警,该胎压报警故障由于悬架过低,经常颠簸和转弯时倾斜时轮子转速相差过大,诱发胎压报警。
空气悬架的原理并不复杂,维修时需要熟悉其结构和原理,尤其是在维修时注重利用诊断仪读取数据流来帮助 分析,不可盲目地相信故障码,有时故障码只是表象,因为电脑自带的随车自诊断系统的设计并不完美,当今车辆系统的的设计越来越复杂化和智能化,当系统发生疑难杂症时,对于疑难故障的诊断比较困难,数据流能很好地帮助我们分析和判断。从笔者接触的空气悬架故障案例来看, 多半的故障点在电路部分,绝大多数的故障解决依靠的是 数据流的分析,而非故障码,数据流的分析对维修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不仅掌握数据流的常态,还要掌握数据流的动态和关联变化,捕捉到有用的关键的数据,给诊断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请先 登录 后再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