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安全闲话:介绍中国推进功能安全与预期功能安全落地的’国家队’
作者 | Layla
出品 |焉知汽车
1. ‘国家队’介绍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China Automotive Technology&Research Center Co. Ltd),简称中汽中心(CATARC),是1985年根据国家对汽车行业管理的需要,经国家科委批准成立的科研院所,现隶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组织机构,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其中,CARTAC的直属机构之一中国汽车标准化研究院(即‘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汽车电子与电磁兼容分技术委员会TC114/SC29’)下设的道路车辆功能安全标准研究制定工作组负责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的规划工作。
而在中国汽车标准化研究院下面,设有两个组织‘道路车辆功能安全标准研究制定工作组’以及‘汽车功能安全标准化促进中心’。
为加快推动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技术和标准在国内的普及应用,自2012年,中国汽车标准化研究院联合国内骨干企业,组建成立了“道路车辆功能安全标准研究制定工作组”,负责推动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技术和标准在国内的普及应用。
同时,为加快推动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技术及标准在我国汽车产业的有效推广和应用,中国汽车标准化研究院成立了汽车功能安全标准化促进中心(简称‘汽车功能安全中心’),负责推动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技术及标准在我国汽车产业的有效推广和应用。
功能安全‘国家队总队’与‘国家队分队’组织结构图
2. ‘国家队’动态
2.1‘国家队总队’动态
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是我国实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随着车辆上电气/电子系统、软件及功能的数量、集成度、复杂度日趋增加,因系统故障、功能不足引发的安全风险和事故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问题。在标准、法规及政策方面,中国、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UN/WP.29)、欧盟、美国、日本等发布的一系列技术法规、政策文件均将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上升为核心技术要求。
信息源:道路车辆功能安全标准研究制定工作组第十九次会议
产业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任务和挑战,对标准化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推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汽车强国,结合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在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领域技术研究、推广应用的产业发展情况,中国汽车标准化研究院下设的道路车辆功能安全标准研究制定工作组制定了《汽车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技术标准体系规划》。
国家队的动态:发布《汽车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技术标准体系规划》
《汽车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技术标准体系规划》主要针对汽车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通用规范、核心技术及关键应用,构建包括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通用规范标准、产品与技术应用标准在内的标准体系,进一步明确标准制修订重点,指导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在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领域的相关标准化工作,充分发挥标准在产业关键技术、核心产品和功能应用的引领作用,与《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3年版)》、《汽车电子与电磁兼容领域十四五标准体系规划》其他部分共同形成统一、协调的汽车电子和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架构。
为在行业有效推动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技术及标准落地实践及推广应用,按照《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的指导思想,及“统筹规划,协同推进;筑牢底线,保障安全;开放兼容,动态完善”的基本原则,根据我国汽车产业技术现状、需要及未来发展趋势,分阶段建立适应我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技术标准体系:
第一阶段到2025年,初步形成能够支撑引导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及关键电控系统、软件及功能的安全开发和应用的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技术标准体系。制修订25项以上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相关标准,涵盖基础方法论、设计开发相关的危害分析和风险评估及ASIL等级确定、测试评价、审核评估等多个方面,并在整车制动、转向、新能源电池、新能源电机、先进驾驶辅助和自动驾驶等重要系统和功能方面制定相应的落地实践指导性标准,满足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产业发展和政府管理对标准化的需求。
第二阶段到2030年,全面形成能够支撑实现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关键电控系统、软件及功能落地实践的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技术标准体系。制修订50项以上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相关标准,建立实施效果评估和动态完善机制,满足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驱动电机系统,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L3及以上自动驾驶典型场景应用需求,建立以AI安全为新发展方向的融合安全技术,形成具有量化特色的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数据资源支撑体系、测试评价体系,以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为核心载体和应用载体,牵引“车-路-云”协同发展,实现创新融合驱动、跨领域协同及国内国际协调。
汽车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技术标准体系框架见下图,其中,第一层级规定了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标准体系的基本分类,即通用规范、产品与技术应用两个部分;第二层级根据不同功能、产品和技术等级,细分形成二级分类。
汽车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技术标准体系框架图
标准规划体系内容总结如下。
方向 |
内容 |
功能安全
|
1. 通用规范标准 o 功能安全方法论 o 功能安全审核及评估方法 o ASIL等级确定方法 o 功能安全和电磁兼容 o 人工智能(AI)功能安全 o 功能安全要求及验证确认方法 2. 产品与技术应用 o 车辆运动控制相关系统 o 新能源汽车关键电控系统 o 智能网联汽车关键电控系统 o 其他系统 o 汽车软件 o 汽车芯片 o 其他标准中的功能安全要求 |
预期功能安全 |
1. 通用规范标准 o 预期功能安全方法论 o 预期功能安全审核及评估方法 o 人工智能(AI)预期功能安全 o 预期功能安全要求及验证确认方法 o 安全相关系统理论过程分析方法(STPA) 2. 产品与技术应用 o 智能网联汽车关键电控系统 o 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部件和应用技术 o 其他标准中的预期功能安全要求 |
2.2‘国家队’分队推进功能安全的动态
2.1.1 道路车辆功能安全标准研究制定工作组
道路车辆功能安全标准研究制定工作组截至目前共召开了18次工作组全体会议。工作组共有127家成员单位,其中整车企业63家、零部件供应商51家、技术机构&高校13家。为使行业全面系统深入掌握功能安全(Functional Safety)和预期功能安全(SOTIF)核心内涵和技术应用方法,推动自动驾驶汽车安全上路行驶、走向量产,提升中国汽车产业整体技术、质量和管理水平,主办了8届“道路车辆功能安全标准及应用国际研讨会”。
道路车辆功能安全标准研究制定工作组围绕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方法论标准的实质落地,制定了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技术和标准中长期研究规划,初步构建了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标准体系。其中,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 26262和ISO 21448,先后制定出台了国家标准GB/T 34590-2022《道路车辆 功能安全》、GB/T 43267-2023《道路车辆 预期功能安全》,逐步在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围绕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方法论应用,针对BMS、转向等关键电控系统、审核评估方法、安全分析方法等方面制订了多项功能安全专项标准。并在转向强标、制动强标、ADAS和自动驾驶等相关标准中,引入功能安全要求。
标准国际化方面,中汽中心标准院组织国内专家积极参与国际化工作,依托国内研究成果,支撑国际标准法规协调,分享中国经验,做出中国贡献。2012年至今,中国积极参与ISO 26262第一版和第二版制定、ISO 26262第三版修订预研、ISO 21448制定,提出多项技术提案并被采纳。2021年8月26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标准化研究院专家担任项目负责人的国际标准项目ISO/TR 9968 Road vehicles — Functional safety — The application to generic rechargeable 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new energy vehicles(道路车辆—功能安全—新能源汽车可充电储能系统的应用)获批正式立项,这是首个由我国牵头的汽车功能安全领域ISO国际标准项目,目前该项目已于2023年6月正式发布。深入参与国际标准ISO/PAS 8800(Road Vehicles — Safety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道路车辆-人工智能AI安全),中国牵头该标准第9小组(AI运行监控和持续安全保障),目前该标准已形成工作组草案。编制《预期功能安全国际标准ISO21448及中国实践白皮书》,介绍了国际标准ISO 21448的制定背景、基本概念、方法,介绍中国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及提案情况,阐述“量化思想的中国提案”在国内落地的研究进展及后续研究规划。
2.2.2 汽车功能安全标准化促进中心
汽车功能安全标准化促进中心旨在推广汽车功能安全(Functional Safety)和预期功能安全(SOTIF)理念,促进汽车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应用,构建汽车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体系,完善汽车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理论,提升我国汽车安全技术和管理水平。汽车功能安全中心将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遵循开放、透明原则,凝聚各方共识,在多方协作、技术及标准前沿研究、行业服务、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开展相关工作,一是发挥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及时反映并协调解决企业在研发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开展国内外行业情况调查和研究工作并提出制定行业发展规划、政策等方面的建议。二是开展汽车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技术及标准前沿研究,围绕车辆行为安全接受准则(侧向、纵向、垂向)、新能源电池系统、新能源电机系统、芯片、软件、自动驾驶安全与人工智能(AI)等专项研究内容,开展汽车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技术及标准前沿研究,为企业正向开发、测试评价、审核评估、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预研和立项提供建议和基础。三是开展汽车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标准推广及行业服务,依托上述各专项研究成果及标准制修订过程中的研究成果,即:汽车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共性技术、双层安全接受准则、基础数据库、典型场景用例库、典型应用案例库等,开展交流培训、示范推广、标准实施效果分析工作,促进企业汽车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流程体系构建,提升行业和人员在汽车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正向开发、测试评价、审核评估等方面的能力水平,并建立行业专家团队。四是与国内外汽车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相关行业组织开展交流与合作,推动企业间的横向联系和技术合作。与ISO、IEC、UN/WP.29、VDA、JARI、SAE等国际标准化组织和技术团体开展交流与合作。向国际分享中国汽车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相关研究成果和经验,提升我国在国际标准法规领域的影响力,为国际标准法规的制定贡献中国方案。
截至目前,汽车功能安全标准化促进中心的单位共有157家,其中整车企业43家,零部件供应商62家,技术服务、测试服务、检测认证机构45家,高校、科研院所7家。组织架构图见下图。
汽车功能安全标准化促进中心—组织架构
请先 登录 后再发表评论~